走进乡村 | 中文系(珠海)赴广州黄埔古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
Body
盛夏,烈日熔金之时,亦有疏风骤雨带捎来一份爽意。7月19日,中文系(珠海)17级学生在直属党支部副书记陈彪老师的带领下,奔赴广州开展为期5天的“走进乡村”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
清江一曲抱村流,长夏江村事事幽。在城市化的今天,乡村依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传承角色。在广东,有广府、潮汕、客家三大汉族主体民系,无论是广府美食、潮州木刻、客家土楼,都依托乡村这一载体,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民俗文化。
第一天,我们来到广东省博物馆、陈家祠等地,试图探幽乡村隐藏的奥秘。

在广东,客家乡村文化大致处于闽粤赣三者交界的地区。农事,则是其中重要代表之一。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,是客家民系生存环境的写照,开荒山、辟梯田、开水车,他们用简单的劳动工具,辛勤耕耘,营建家园,繁衍生息。
潮汕乡村文化重要表现之一,则是人生礼俗的传承。潮汕民间重视人生礼俗,一个人能从出生、成年到老去,通常要经历催生、开腥、满月、四月、周岁、入学、成人(出花园)、结婚、祝寿、丧葬等礼俗,尤其是“出花园”和祝寿礼,别致而隆重。
同时,潮汕民间工艺具有浓郁的乡土韵味,其精巧繁复的特色在雕刻、陶瓷、潮绣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。尤其是潮汕木雕,工艺刀刀入木、精湛绝伦,表现形式丰富多彩,技法径路多,有圆雕、镂通雕、浮雕、阴雕等作品,其层次感、立体感强烈,风格鲜明,是历代民间艺人以勤劳、智慧所创造出的文化瑰宝。

广府文化博大独创,在近代洋务通商的过程中,中西交融间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广府乡村文化。乡村楼阁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,走进书房,燃一炉檀香,冉冉篆香中临轩批卷,妙不可言。自梳女的姑婆房、宗族祠堂等,均是广东乡村文化的重要代表。
通过探寻,中文系(珠海)一行对广东乡村文化有了初步的背景了解和实地体会,在接下来的调研时期,我们将来到黄埔古村,进一步具体、深入地探寻黄埔古村文化脉络。
